繪師曾敬達簡介:
曾敬達先生是一位對藝術充滿熱情的廟宇彩繪師。自小對宮廟文化深感興趣,30歲時,他決定放棄服務業的穩定工作,專心投入廟宇彩繪創作,追求兒時的夢想。他不僅專注於自己的創作,還積極傳承技藝,結合新興科技與永續發展,探索廟宇彩繪的全新可能。
曾敬達將傳統彩繪技術與現代藝術元素相結合,融入西方繪畫技巧,使作品更加多樣且具吸引力。他也開始探索數位繪圖技術,減少對傳統手工藝的體力依賴,並保護繪師免受長時間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姿勢所帶來的職業傷害。他的目標是在創新與傳統之間找到平衡,推動廟宇彩繪的國際化,並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在與文化傳承實踐者、社區民眾及學術界的合作中,曾敬達尊重各方意見,將現代消費者的需求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他與學校合作開設彩繪課程,並利用社交平台分享創作過程,讓廟宇彩繪從宗教藝術走向大眾視野。
他深刻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選用環保認證材料,並設計耐久性高的作品以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將廟宇彩繪的藝術價值與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促進地方經濟與文化復興。
曾敬達以專業技藝和創新態度,讓廟宇彩繪重新煥發光彩,成為文化觀光的重要資源,並引領行業未來的發展。


小小的改變帶來巨大不同
建立品牌後的改變
本專題製作小組觀察到,品牌建立後,曾敬達的事業模式發生了重大轉變。他通過創建社交媒體平台(如Facebook與Instagram),展示彩繪作品與創作過程,成功讓更多人認識廟宇彩繪的藝術價值。同時,他的品牌強調文化與創新的結合,使這項傳統技藝吸引了更多年輕客群
品牌化的另一個成果是彩繪服務的多樣化。他不僅專注於廟宇訂製,還開始將技術應用於商業空間和文創產品,如推出以廟宇彩繪為主題的Line貼圖,顯著提高市場吸引力。此外,他還探索電繪技術,為作品賦予更多數位化價值,使彩繪藝術擁有跨平台的展示機會,增強商業潛力。
透過品牌化,曾敬達的作品從傳統工藝提升為文化象徵,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環保和文化傳承理念。他的品牌不僅成功推動廟宇彩繪的現代化與商業化,還使其成為推廣台灣文化觀光的重要元素,創造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曾敬達的服務特色強調了技術專業與多元融合。他根據每位客戶的需求,打造獨特且符合個人風格的作品,這樣的服務滿足了市場上多樣化的需求。為了提升作品的長期價值,更是選擇使用環保且耐用的材料,保證藝術作品在時間的流轉中仍能保持其美麗與質感。同時,曾敬達也不忘文化與創新並行,將傳統的廟宇彩繪技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讓其作品既具有傳統韻味,又充滿現代創新。在服務過程,他注重每一個細節與品質,確保每一處都符合高標準。此外,曾敬達也熱心推廣廟宇彩繪藝術,希望更多人了解這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進一步促進台灣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曾敬達師傅」
繪製的7大優點
- 技術專業與多元融合:透過訪談與研究,發現繪師擁有扎實的廟宇彩繪技術,並融合西方繪畫技巧,能創作出兼具傳統與現代美感的彩繪作品。
- 量身訂製服務:曾敬達提供客製化彩繪設計,針對廟宇主題與顧客需求創作獨一無二的作品,提升彩繪的專屬價值,這一特點由小組在採訪中驗證。
- 環保與耐用性材料:本專題製作小組發現,曾敬達優先使用通過環保認證的高耐久性材料,確保作品長期保存,同時符合現代環保要求。
- 文化與創新兼顧:本專題小組在研究中認同,曾敬達在保留傳統彩繪精髓的基礎上,加入新興科技與現代藝術風格,展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注重細節與品質:在每一件作品中,曾敬達專注於細緻的色彩運用與構圖設計,小組認為這是其作品獲得廣泛認可的重要原因。
- 彈性定價與透明流程:本小組調查得知,他根據作品的複雜程度與規模進行靈活定價,並以透明的創作流程,讓顧客充分了解與信任。
- 熱心推廣與教育:曾敬達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和校園教育,提升社會對廟宇彩繪的認知,增強顧客對作品的文化認同感。